就业方向:
运动训练
毕业后从事各种体育项目的专业运动员。
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表演
从事传统武术及舞狮等。
体育教育
体育教师、教练等方向。
体育产业管理
体育场馆、赛事及体育协会的运营管理。
媒体(体育新闻)
各大媒体都会开设相应的体育专栏,需要专业知识及文字功底。
运动人体科学与心理学
人体科学为国家重点级学科,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员、康复治疗师和运动心理训练等。
非本专业就业及创业
范围就很广了,找自己喜欢的就好,不过还是建议从事本专业。
考研
上述就业方向有些是有学历需求的。
目前看来,体育专业就业环境还是比较良好的。体育产业分支多、范围广,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很明确,至少不会出现“毕业就失业”的情况。
就业前景:
在政策方面,
国家体育总局《体育产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指出: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痛点之一,就是体育从业人口与体育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。尤其是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。至2020年,我国体育行业总体需求的从业人口高达600万人,目前我国体育从业人口400万人左右,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。其中保障体育行业健康蓬勃发展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缺口,预计在50万人以上。《全民健身计划(2016-2020年)》阐明了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、管理、研究、健康指导、志愿服务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,是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保障措施。
2020年,政府提出“体育中考提高总分”、“推动体育纳入高考”的政策。为成功举办2022冬奥会,国家也在大力培养体育行业人才。
在社会层面,
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,加上持续时间长,必然会反映出中国健康产业的不足,老百姓会更多关注医疗、体育行业。体育市场越来越规范化,不论是业余体育的训练,还是竞技体育,对个人资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,各类体育协会都在加强教练员、裁判员、考评员等的培训,会促进行业良性发展。
总结
以上就是关于体育生出路的相关内容,但其实从事哪一行业,都要有多元化的发展渠道。例如,在从事体育教育的同时,可以利用起自己身边的资源,参与赛事运营及管理,或者投资场馆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