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P标识上网做生意,首选VIP会员 | | 加入桌面 | 无图版

微信小程序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国内新闻 » 正文

成都:公共体育领域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一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8-16  来源:红星新闻网  作者:记者 但唐文  浏览次数:401
核心提示:近年来,成都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,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,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形成了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。国家市场
 近年来,成都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,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,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形成了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。
 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的《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》显示,成都市在2020年度110个监测城市中,位列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名。其中,成都在公共体育领域的满意度得分排名全国第一。
 
在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之路上,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重要工作。记者了解到,早在2019年,成都市体育局就做了“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的满意度调查”。调查结果显示,成都市民对全民健身活动总体满意度为92.41%。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5分钟健身圈、到达健身场地的便捷程度、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。
 
那么,成都公共体育为什么能?
 
指标一: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
 
社区运动角越来越密,综合运动场越来越多,体育公园越来越大,运动健身越来越方便,是近几年来成都市民的普遍感受。
 
成都以筹办大运会为契机,大型体育场馆提档升级。近三年全市投入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经费超过180亿元。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、凤凰山体育公园、高新体育中心、香城体育中心等13处新建场馆拔地而起,猛追湾游泳场、成都市射击馆、城北体育馆、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体育馆等36处场馆经过改扩建后焕然一新,为带动全体市民参与运动健身筑强实体支撑。
 
根据成都市体育局最新统计,截止2020年底,成都各类体育场地数量已超5万个。其中,由各级政府为主投资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,即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(包括全民健身路径、乒乓球场、篮球场、健身步道等),占到了一半以上数量。成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。
 
指标二:公共体育场所覆盖全面
 
近年来,成都各级各类健身场馆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。各区(市)县“一场一馆一池”“两中心”(1个体育场、1个体育馆、1个游泳池,全民健身活动中心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)覆盖率稳步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市“两中心”覆盖率达100%;2020年末,“一场一馆一池”覆盖率达到90.9%,全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“成都市健身路径‘1+2’工程”(1条标准健身路径+2台乒乓球桌),实现街道(乡镇)级全民健身设施配备和文体活动站全覆盖。
 
就在本月,成都市体育局发布了全国首个《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》,进一步满足市民运动需求,提升体育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。
 
到2035年,成都室外体育活动场所、综合健身馆将在每个街道/乡镇实现全覆盖,建成体育公园不少于10座。并加大存量体育设施稳步开放。
 
为了进一步实现“15分钟健身圈”,成都还鼓励利用贴近市民身边的“金角银边”空间打造示范性的“社区运动角”。今年,全市范围内将打造不少于50处贴近群众、便捷可达的“社区运动角”以及20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,丰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。
 
今年5月亮相的桥下运动空间──府青运动空间,老旧厂房改造的篮球馆──1891篮球训练基地,以及江滩公园内的锦江绿道运动场所、锦城绿道水上运动区,都已成为市民热捧的网红运动场。
 
指标三:群众体育活动参与度高
 
除了市民“自由打卡”运动,成都还组织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。大运氛围下,感受幸福成都的运动活力,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品质。
 
据悉,成都市年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突破4000场次,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.6%。
 
以深受市民喜爱的足球运动为例,成都发布了《成都市示范性足球场建设验收和奖励补助办法(暂行)》,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办足球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社会公共足球场408块(不含学校)。年均组织各级各类足球竞赛活动近18万场次,近60万人次直接参与。
 
而体育人口比例上涨,也得益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。目前,成都共建体育特色学校636所,年均举办市级青少年竞赛100余项次,“十大阳光体育活动”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,学生体质合格率97.8%。
 
指标四:群众体育活动惠民便民
 
以高质量筹备大运会为契机,成都大力推动体育赛事活动走近市民、服务市民,促进体育健身融入生活,树立运动成都大品牌。着力构建精准服务社区、精准服务市民、精准满足需求,覆盖所有绿道、覆盖所有人群、覆盖应有项目的“三精准”“三覆盖”良好局面。
 
在今年6月出台的《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》中明确表示,大运会建成场馆,将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。
 
在“相约幸福成都”系列赛事活动中,目前已有超过10万人次的市民在“家门口”的大运场馆免费观赛。在此前的“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日”和“全民健身日”活动中,成都均免费向社会开放了各类大型体育场馆。
 
数据显示,仅去年,成都公共体育场馆就已免费(低收费)接纳体育锻炼人数423.93万人次。
 
指标五: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
 
近年来,成都开展了各式各样内容精彩、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。
 
围绕“爱成都·迎大运”主题,2020年,成都举办“天府绿道健康行”和“社区运动节”两大全民健身系列活动。其中,各级各类天府绿道健康行主题活动突破600场次,发布了《成都市开展社区体育运动三年行动计划(2020—2022年)》,实现全市社区开展社区运动节全覆盖。
 
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已是成都新名片。原本“小众”的冰雪运动也逐渐成为成都公共体育的一部分,掀起运动打卡新风尚。
 
据统计,成都目前共计建有各类冰场13处,各类雪场近20处。其中,成都融创文化旅游城、江滩公园、金泉运动公园等19处可供开展冰雪、轮滑、旱雪、旱冰等冰雪运动场馆被纳入“运动成都·体育消费新场景100+”,年均有近100万人次进入各类冰雪场馆参与冰雪运动体验和消费。
 
“冷冰雪”转化为“热经济”等新型“体育+旅游”消费模式正成为市民健身、教培计划首选。
 
这些方面同样“下功夫”
 
除了上述公共体育指标,成都还将高品质服务市民科学健身,积极构建“体医融合”新机制,探索推动市民健康“关口前移”。
 
今年6月28日,成都市就启动了首批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工作,培训人员包括社区全科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。按照计划,今年成都将培训“社区运动健康师”200名,下沉社区服务市民,实现体医融合发展。
 
而在完善“15分钟健身圈”后,在方便市民运动打卡出行方面,成都也将有“新动作”。根据《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》,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大型社区、赛事场馆、城市公园、绿道等公共活动场所与公交、地铁枢纽场站之间的公交接驳,为广大市民工作、生活及参与文、体、旅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。
 
公共体育,是城市体育的基础。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,是培养市民运动习惯,实现体育健身蔚然成风的重要条件。成都从世界赛事名城向世界体育名城演进跃升,公共体育必然先行。
 
关键词: 成都 公共体育
分享至:
更多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28体育器材广告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 
合作伙伴: